干细胞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与肺组织结构重塑和成纤维细胞过度沉积有关的慢性肺部疾病,具体发病机制至今不明。
干细胞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研究进展
据统计,1998~2010年,在英国因肺纤维化住院的患者以大约每年5%的速度在增长,平均发病年 龄为66~71岁,老年男性最为多见。 全球发病率为(0.09~1.30)/10万,流行率为(0.33~4.51) /10万,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患者确诊IPF后,如果不经治疗,平均预期寿命不超过5年,死亡率超过了许多恶性肿瘤。
目前医学上能做的只是减轻患者的痛苦,且需要长期服药。虽然IPF机制尚未阐明,但已有的研究对其病因的理解是在损伤等病理环境中肺泡上皮细胞反复损伤后致肺间质细胞成分的改变。 肺泡上皮细胞功能障碍被认为是IPF发病的关键步骤,IPF上皮细胞损伤后的异常修复反应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特发性肺纤维化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多功能性及其调节免疫、抑制炎症和促进组织修复的独特能力,使其在IPF的治疗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出现对IPF患者来说是一道希望的曙光,
作用机制研究
①多向分化:MSCs可在一定条件下分化为肺细胞样细胞的能力使其成为治疗肺纤维化的理想替代方法。在多种动物的肺损伤模型中,MSCs减缓模型小鼠的肺损伤同时还可增加肺上皮细胞的数量。
②提高M2型巨噬细胞水平:MSCs可通过分泌外泌体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抑制慢性炎症,促进损伤后组织愈合。
③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研究发现IPF患者肺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MSCs对中性粒细胞(它在骨髓中成熟后随血液运输到外周,可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并且释放活性氧自由基和促纤维化因子)的抑制效果主要通过MSCs的外泌体和条件培养基发挥作用。
干细胞治疗
④诱导树突状细胞向耐受表型分化:MSCs可干扰树突状细胞(DC,一种抗原提呈细胞,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组织中,是先天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之间的桥梁)的抗原提呈功能、分化,成熟和迁移,减少DC的活化和炎症因子的分泌。
⑤抑制T细胞增殖和活化:MSCs通过可溶性细胞因子和细胞接触依赖介质广泛抑制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这些介质可以直接作用于T细胞,或通过调节抗原提呈细胞和其他辅助细胞间接作用。
⑥旁分泌作用:研究发现静脉给予MSCs可以抑制IPF模型中促炎因子和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的表达。
-
-
干细胞疗法“解冻”渐冻症
渐冻症(也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和美国棒球明星卢·格里克也不幸患上该病(故又称“格里克症”)
-
-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具备3大优势
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依达拉奉注射液新的适应症用于渐冻症(渐冻症),这是我国上市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近年来有关渐冻症新药开发的报道
-
视神经萎缩需要怎样治好吗
想问一下视神经萎缩需要怎样治好吗杨医生 生物细胞专家
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杨医生 生物细胞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