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细胞应用 > 行业资讯

干细胞疗法为爱“解冻”

2022-11-29

渐冻症又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运动神经元病(MND)的的典型代表,因为患者大脑、脑干和脊髓中运动神经细胞受到侵袭,患者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身体如同被逐渐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

干细胞疗法为爱“解冻”

ALS临床主要症状包括失去平衡以及手和手臂的功能,说话、吞咽和呼吸困难,吸入性肺炎和呼吸功能障碍是该病常见的终端症状。ALS的患病率达7.4/100000,在我国有20多万ALS患者。大约90%的ALS病例为散发性ALS,其余为家族性ALS。

渐冻症

目前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并在全球广泛使用的药物(谷氨酸),它释放抑制剂利鲁唑可减缓疾病的进展,但该药不能改善症状或逆转进行性恶化的趋势,而且有些患者会产生很大的副反应。

干细胞

有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s)有很好的可塑性,可在体内分化为神经元细胞及胶质细胞,同时在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对神经元进行识别和连接,从而替代运动神经元作用,恢复运动传导。

临床研究

目 的:观察MSCs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方 法: 研究人员纳入ALS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2~68(平均年龄50±9.48)岁,病程6~43(平均病程17.27±10.02)个月,给予UC-MSCs静脉滴注联合鞘内注射治疗,每次静脉滴注约3x107个细胞,鞘内注射约7x107个细胞,1次为1个疗程。采用ALSFRS评分量表及APPEL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神经功能进行评定,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的变化,并对患者年龄、病程、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 (ALSFRS评分)与治疗后改善程度相关性进行分析。

干细胞疗法

有效性分析: 30例患者接受脐带MSCs治疗1次,在治疗后1个月, 部分患者(76.7%,23/30)肌萎缩、肌力、语言功能、吞咽功能 、呼吸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改善。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与治疗前相比,ALSFRS评分升高,APPEL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安全性分析: 在UC-MSCs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30例中5例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4~8h内出现发热,但体温最高未超过38.5℃,持续时间均未超过24 h,未经特殊处理均自行下降至正常;3例出现轻微头晕、头痛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缓解;7例出现腰部酸胀不适,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干细胞疗法

改善程度相关性分析:从表2中可以看出,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均与改善程度无相关性,但治疗前ALSFRS评分与改善程度呈负相关(r=-0.541,P<0.05),提示患者治疗前神经损伤程度越重,改善程度越差。由此可推论神经系统尚存的未完全坏死的运动神经元可能是MSCs治疗好转的基础,提示在ALS早期进行干细胞治果越好。

综上所述:研究发现US-MSC鞘内注射联合静脉滴注治疗ALs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在移植后可延缓病情进展,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相关文章

干细胞疗法“解冻”渐冻症

渐冻症(也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和美国棒球明星卢·格里克也不幸患上该病(故又称“格里克症”)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具备3大优势

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依达拉奉注射液新的适应症用于渐冻症(渐冻症),这是我国上市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近年来有关渐冻症新药开发的报道

相关问答
  • 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想问一下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杨医生 生物细胞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