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细胞应用 > 行业资讯

研究新发现,干细胞移植可修复失神经肌萎缩

2023-01-29

不久前,为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修复失神经萎缩肌肉,杨颖等人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BrdU标记后用于移植治疗。研究人员将30只SD大鼠分为3组,并在每只大鼠左后肢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注射不含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形成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

研究新发现,干细胞移植可修复失神经肌萎缩

干细胞移植

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1-2周后,大鼠左后肢运动功能有所恢复。相对于模型对照组,干细胞移植治疗组的大鼠失神经肌纤维由相互融合,重新恢复规整,这表明干细胞移植确实能够减轻和延缓失神经肌肉组织萎缩。

什么是失神经肌萎缩

我们知道,骨骼肌的发生、功能结构的维持都是由运动神经支配和调节。一旦神经受损,肌肉就会失去神经支配,神经传导信号中断,导致肌肉丧失了收缩功能,从而引起肌肉主动收缩活动障碍。

与此同时,骨骼肌失去神经的营养作用,也会逐渐出现骨骼肌形态的改变,肌肉体积减小,肌纤维逐渐萎缩并逐渐被结缔组织替代,肌细胞开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对患者来说,周围神经损伤造成的感觉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等一系列严重常见的临床症状,极其影响生活质量。

失神经肌萎缩的难治性

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一般无再生能力,损伤之后不能再生修复,其所属的神经纤维也会随之消失、缺损,以至于只能通过周围的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填补而形成胶质瘢痕,所以无法通过修复损伤的神经来有效延缓或治疗失神经肌萎缩。

在临床上,外科显微镜手术和一些辅助治疗方法的治果差强人意,失神经肌萎缩缺少更加可行的治疗方案。通过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定向分化潜能,并且在特定环境下能深入病灶,对损伤的组织进行修复,干细胞移植治疗逐渐被应用于临床实验上。

失神经肌萎缩

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行性

许多先前研究报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抗原标志具有非专一的特性,主要包括CD106、CD29、CD34、CD36、CD71等。它具有分化成多种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组织细胞的能力,易于体外培养扩增以及外源基因的转染和表达,其进行干细胞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比较微弱,是医学上公认的基因与细胞工程的理想载体。

许多研究人员也在一直探索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比如,CUEVAS等取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后注入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端,对照组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端注入培养液。与对照组相比,干细胞移植大鼠在第三周和第九周的运动轨迹测试有显著改善,运动功能得到很大的修复。

随着干细胞移植治疗失神经肌萎缩研究的开展,干细胞移植优势被人们发现,干细胞移植给患者带来更多好消息。

相关文章

干细胞疗法“解冻”渐冻症

渐冻症(也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和美国棒球明星卢·格里克也不幸患上该病(故又称“格里克症”)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具备3大优势

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依达拉奉注射液新的适应症用于渐冻症(渐冻症),这是我国上市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近年来有关渐冻症新药开发的报道

相关问答
  • 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想问一下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杨医生 生物细胞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