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细胞应用 > 细胞百科

干细胞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

2024-01-11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5亿人,每年大约有100万人自寻短见,在中国,3.2%的人患有抑郁症,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目前我国抑郁症的识别率仅有30%,就医率不到10%。

提到抑郁症,很多人其实并没有真正把它当成一种严重的疾病去看待。更多抑郁症患者不能被理解、被重视,反而会被定义为——“矫情”“作秀”“脆弱”。也许,比起抑郁症本身给一个人带来的痛苦,不理解和嘲讽更让人崩溃。

近几年,一些演艺明星接连因为抑郁症离世,有大家熟知的 明星张国荣、尚于博、乔任梁、陈琳 等死于抑郁自杀,患有抑郁症并深受折磨的明星也不少。唤起人们对这种疾病的重视。

由于抑郁症发病机制异常复杂,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所以治疗抑郁症进程受到阻碍。因此,解决抑郁症问题刻不容缓。

抑郁障碍与一般“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

抑郁症(Depression)为一种慢性、复发性和衰弱性精神类疾病,属于全球第三大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

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甚至发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烈;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长者甚或数年,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抑郁症与一般的“不高兴”有着本质区别,根本不能混为一谈,它有明显的特征,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就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主要表现为运动机制受限)。抑郁症患者应最少包括其中两项。

01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第一道免疫防线

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细胞和分子异常被认为是抑郁症病理学关键。对抑郁症细胞病理观察得出最终结论,即胶质细胞减少,特别是小胶质细胞。

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免疫活性细胞中较重要三种胶质细胞分别是: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其中,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第一道也是最主要一道免疫防线。

小胶质细胞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其占所有神经胶质细胞总量5%—20%,且以每年28%比例缓慢更新,一些小胶质细胞可存活20多年。

小胶质细胞具有维持和监视体内平衡、神经元和组织修复功能,也可清除受损因子、凋亡细胞和错误折叠蛋白质。

02小胶质细胞在抑郁症发病中关键原因

1、小胶质细胞与抑郁症发生发展

各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EB 病毒、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诱发抑郁症。这些传染性病原体对大脑有依赖性,可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

2、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与炎症反应介导抑郁发生

在遭遇应激、感染、代谢紊乱、颅脑损伤等不良刺激时,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能过度表达促炎细胞因子。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和IL-1可刺激炎症细胞增殖,它们还可释放蛋白水解酶,合成前列腺素及引发次级细胞因子合成和分泌产生细胞毒性,其反过来促进炎症反应。

此外,IL-1和TNF-α可分泌附着在脑中血管内皮上黏附分子,促进白细胞从血液向脑组织迁移。促炎细胞因子过度表达,使小胶质细胞失去神经保护作用,导致神经炎症和抑郁症发生。

3、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与海马区神经再生抑制

海马是重要脑内边缘系统结构之一,是参与记忆和情感信息处理关键脑区。海马神经元受损并再生障碍共同作用导致海马区神经元数目减少被认为是抑郁症产生重要原因之一。

4、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激活

色氨酸是维持细胞活化和增殖必需氨基酸,同时也是生成5-TH主要成分。IDO是肝脏以外催化色氨酸沿着犬尿氨酸( kynurenine,KYN)途径分解代谢限速酶。

IDO可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引发抑郁症:①在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作用下,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导致IDO功能加强,使更多色氨酸被分解代谢,从而降低色氨酸浓度,进而使5-HT合成原料减少,5-HT水平降低,导致抑郁发生;

②正常情况下,犬尿氨酸( kynurenine,KYN)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其过多表达则导致神经毒性;IDO过度激活而引起具有神经毒性产物喹啉酸( quinolinic acid,QUIN) 蓄积,这是导致神经紊乱和神经退行性疾病重要原因。

03干细胞疗法在治疗抑郁症中的四种作用机制

1、抑制小胶质细胞增殖活性:干细胞不仅抑制静息状态下小胶质细胞增殖,也抑制活化小胶质细胞。

2、抑制小胶质细胞吞噬能力:干细胞不但吞噬并清除中枢神经系统内坏死神经及胶质细胞,而且还起到保护神经细胞不被异常吞噬。

3、抑制小胶质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干细胞能抑制小胶质细胞分泌的TNF-α和IL-1细胞因子防止神经组织坏死,同时还分泌VEGF促进神经组织血管生成,达到促进受损伤神经组织愈合目的。

4、干细胞可以促进活化小胶质细胞凋亡:干细胞能够诱导活化后小胶质细胞调亡,加快恢复受损神经组织。

5、抑制小胶质细胞表面活性受体表达:干细胞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后表面活性受体上调,使其在维持小胶质细胞静息状态并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随着干细胞疗法研究深入,中枢神经系统中较重要小胶质细胞在抑郁症发生与发展中作用逐步被人们熟知。小胶质细胞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稳态导致抑郁发生,为抑郁症靶向治疗提供一个新途径,也为广大抑郁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相关文章

干细胞调治糖尿病的进展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爆炸性增长,在国内已达到9.7%,患病总数可能超过1.2亿。面对庞大的患病基数,其调治方法已成为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有什么用

众所周知,间充质干细胞的由来是中胚层,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组织的干细胞。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顺利地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纤维原细胞,并证明它可以在体

相关问答
  • 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想问一下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杨医生 生物细胞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