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细胞应用 > 行业资讯

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研究

2023-02-06

干细胞(MSCs)有着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分化潜能大、增殖能力更强、免疫原性弱等显著优点。干细胞还具有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在特定微环境中可分化成肝干细胞或肝样细胞,修复和重构受损肝脏结构和功能,近年来成为肝病治疗领域理想细胞来源。

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研究

干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病理表现为肝细胞坏死、凋亡,纤维组织增生,肝脏长期经历慢性炎症、坏死、纤维增生,后可发生纤维化,接着可能进展为肝硬化,然后可逐渐发展至失代偿,最终可能导致肝功能衰竭。

干细胞移植为干预乙型肝炎肝硬化提供新途径

数据显示,全球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人数约有20亿,其中2.4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脏移植技术是目前干预各种终末期肝病有效方法,但因供者来源缺乏、价格昂贵及移植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阻碍其临床广泛应用。

干细胞一种发源于中胚层多能干细胞,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种成体组织和器官,如骨髓、脐带(血)、皮下或内脏脂肪、外周血等,具强大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为各种中胚层和内外胚层细胞的潜能,在特定条件下可被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介入性干预,当细胞进入受损肝组织后能起到减轻肝脏损伤、促进肝脏再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肝硬化

干细胞移植干预乙型肝炎肝硬化四种作用机制

干细胞移植能修复病损肝脏和改善肝脏合成功能,其作用机制分以下四点:

1.归巢性:干细胞通过归巢到达肝脏后在肝脏微环境中分化为功能性肝细胞;

2.旁分泌:干细胞可分泌营养因子,抑制炎性反应,抑制肝细胞凋亡,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形成;

3.抗氧化:氧化应激反应能够诱发肝损伤,干细胞抗氧化活性可以降低肝损伤作用;

4.高表达:干细胞可表达各种可溶性因子,例如前列腺素E2、吲哚胺2,3双加氧酶、白介素-6、白介素-10和人白细胞抗原G,这些可溶性因子可调节各种免疫细胞增殖和功能,并可诱导调节性T细胞,干细胞这种免疫调节潜能在肝硬化干预中起到重要作用。

干细胞疗法

大量临床已经证实干细胞移植干预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显著

2002年至今,大量体内外实验显示干细胞能通过旁分泌途径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

Wang等利用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干预难治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6个月后检测发现,外周血CD3 + CD8 + T细胞比例上调,CD4 + CD25 +Foxp3 + T细胞下调,血清白细胞介素10水平升高,证实干细胞移植由此发挥对难治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免疫调节作用。

另有临床试验也通过干细胞移植干预51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和3例难治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结果发现干预后患者外周血总T细胞、CD3 + CD4 + T细胞和CD3 + CD4 + / CD3 + CD8 + T细胞比值显著上升,CD3 + CD8 + T细胞细胞则显著下降,CD3 + CD4 + /CD3 + CD8 + T细胞更接近健康对照组水平。

2012年11月—2015年11月石家庄市某医院肝病诊疗中心开展诊治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26—7l岁之间,通过实施干细胞移植干预后,所有患者食欲、乏力、腹胀症状改善,腹水减轻,无与干细胞移植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本试验所有患者随访24 周,均无肝脏重大疾病发生,进一步说明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

总结:研究表明,干细胞移植有促进肝脏再生、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作用,成为临床上干预乙型肝炎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理想方法。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干细胞移植有望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干预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应用前景广阔。

相关文章

干细胞疗法“解冻”渐冻症

渐冻症(也称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和美国棒球明星卢·格里克也不幸患上该病(故又称“格里克症”)

干细胞治疗渐冻症的最新研究进展,具备3大优势

近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依达拉奉注射液新的适应症用于渐冻症(渐冻症),这是我国上市的依达拉奉注射液。近年来有关渐冻症新药开发的报道

相关问答
  • 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想问一下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杨医生 生物细胞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