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疗法在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以T细胞功能异常、B细胞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为特征的多系统受累和器官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原因: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T细胞稳态的失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指出辅助性T细胞 1(Th1) 和辅助性T细胞2(Th2) 以及辅助性T细胞 17(Th17) 和调节细胞 (Tregs) 比例的失衡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基础。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群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多能干细胞。有研究发现UC-MSCs可以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体内和体外上调Treg细胞水平,下调Th17细胞水平。
背景:近年来有很多关于基因修饰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疾病的研究,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已发现多种miRNA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异常表达,其中miR-1在多发性肌炎中呈低表达,miR-1-3p是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相关的miRNA之一。
临床研究
案例一
目的:研究miR-1-5p修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选取疾病活动期30-60岁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8例,
结果与结论:①与健康对照组相比,miR-1-5p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下调(P< 0.05);
②结果显示,miR-1-5p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Treg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过表达miR-1-5p可以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eg细胞的分化和增殖。miR-1-5p 通过上调Treg细胞表达调节Th17/Treg的免疫失衡,同时也调节Th1/Th2的免疫失衡。
案例二:WANG等 [1] 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利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活动期和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对40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12个月的随访,SLEDAI评分在随访3,6,9,12个月时明显下降,血清白蛋白和补体C3水平在移植治疗后升高,6个月时达到峰值,血清抗核抗体和抗双链DNA抗体均下降,随访3个月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说明同种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满意,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案例三:GU等 [2] 在一项单中心临床试验中,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81例疾病活动期的难治性狼疮肾炎患者,进行12个月的定期随访,结果显示60.5%的患者病情得到缓解,肾功能明显改善,SLEDAI 评分在治疗后明显降低。
案例四:LI等[3]对35例患有难治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在治疗后有显著改善,提示间充质干细胞对累及血液系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治疗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PBMCs中Th1表达上调,导致Th1/Th2免疫失衡,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其治疗红斑狼疮的机制
miR-1-5p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系统性红斑狼疮Treg细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过表达miR-1-5p可以促进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reg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miR-1-5p通过上调Treg细胞的表达调节Th17/Treg的免疫失衡,同时也调节Th1/Th2的免疫失衡。
这些结果均提示miR-1-5p修饰的UC-MSCs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了新思路。
综上所述
干细胞通过miR-1-5p修饰的干细胞具有免疫调控显著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症状及血清学表现,可帮助修复多器官功能障碍,控制和减轻患者自身免疫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干细胞移植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方面未来可期。
-
干细胞调治糖尿病的进展
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爆炸性增长,在国内已达到9.7%,患病总数可能超过1.2亿。面对庞大的患病基数,其调治方法已成为研究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干细胞
-
间充质干细胞有什么用
众所周知,间充质干细胞的由来是中胚层,广泛分布于全身多组织的干细胞。20世纪70年代,一些专家顺利地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纤维原细胞,并证明它可以在体
-
视神经萎缩需要怎样治好吗
想问一下视神经萎缩需要怎样治好吗杨医生 生物细胞专家
视神经萎缩怎么样治效果好吗
杨医生 生物细胞专家